facebook video

「賽馬會ifva Everywhere 影像嘉年華」

【香港藝術中心】主辦、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主要贊助,兩年一度的戶外影像藝術節「賽馬會ifva Everywhere 影像嘉年華」,將於9月29(六)及30日(日),以獨立短片及媒體藝術,進佔中環愛丁堡廣場,誠邀大家在星光下看電影,與不同戶外藝術裝置互動,及參與各種光影把戲。

2016年是影像嘉年華首次把影像藝術由電影院帶到戶外的中環海濱,兩天共吸引了超過一萬五千人次前來參與。來到2018年的新一屆,節目團隊邀請到超過一百名本地影像及藝術創作人,於五個活動區上演共兩場戶外放映、十場ifva 獨立短片節目,展出十二組互動媒體藝術作品,開辦八課光影學堂及七個日常小遊戲,一家大小,親朋好友,一同參與。

露天放映上演兩齣經典作品修復版,包括吳宇森早期作品、蕭芳芳主演的《八彩林亞珍》(1982)。另一部上演的是法國國寶級喜劇大師積葵.大地(Jacques Tati)的《節日》(1949),是導演的首部黑白喜劇長片。

人民影院上映ifva 歷屆作品,八個節目共十場放映,由動畫、青少年鏡頭下的城市生活、到書寫日常的紀錄片及關於生死的短片。

互動藝術展影場邀得十二個本地藝術單位,創作以城市與光影為題的全新媒體藝術作品,由互動錄像、裝置到聲音雕塑,擴闊媒體藝術的無邊可能。

光影學堂開辦多個與電影及動畫歷史相關的工作坊;另外亦有與藝術作品互動之伸延活動,包括參與式劇場及兒童舞蹈體驗等。

賣藝趁墟把馬路變身成後花園,七個生活小遊戲,把室內的活動帶到戶外,上演枕頭大戰、邂逅不同的人再寫老土的情書,在平凡細碎事物中,與身邊人重新連結起來。…

Read More

中國電影展2017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二十周年,「中國電影展」自九七誕生以來,伴隨著回歸的步伐,一路見證著中國電影的繁榮興盛。
隨著國家綜合國力的增強,中國電影在跨國合作上亦更見頻繁。例如開幕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是與迪士尼自然合作的野生動物故事片,由法國、英國、美國、德國四國五位攝影師拍攝,如實呈現了祖國廣袤大地上的生命之美,卻帶著陸川導演鮮明的個人色彩,蘊藏著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感情。
同樣呈現自然之美的還有張楊用鏡頭真實記錄11位藏民長達2,500里朝聖之路的《岡仁波齊》,影片中展示氣勢磅礡的藏地景觀,更突顯朝聖者對大自然的尊重及信仰的虔誠。延續探討人與自然、動物關係,喚醒人們環保意識的還有《血狼犬》。
由中國、新加坡、泰國三地導演執導的《再見,在也不見》,以同一位演員演繹發生在不同地方的故事,又是另一種合作的嘗試。反映內地社會現狀的《一切都好》、《盛先生的花兒》,從不同角度反映中國人口老化帶來的問題。《八月》、《少年巴比倫》則從青少年的視角,反映改革開放帶來的變化。
此外,還有新派武俠片《師父》、都巿愛情喜劇《陸垚知馬俐》、時空交錯的魔幻愛情故事《長江圖》和驚慄懸疑的《捉迷藏》。更加可喜的是畢贛和王學博兩位新晉導演,一鳴驚人的處女作《路邊野餐》和《清水裡的刀子》,充分展現中國新一代電影人雄厚的實力。
是次影展除了精選14部風格各異的優秀電影作公開放映外,亦特別選來呈現陝北民俗風情的《鬥‧鼓》和緬懷先烈可歌可泣故事的《勇士》,在全港各地免費放映,讓市民一同分享電影的樂趣。
放映時間表
http://www.lcsd.gov.hk/fp/zh_TW/web/fpo/programmes/2017cfp/schedule.html

2017年9月18日 ‑ 10月22日 (35日)
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香港電影資料館電影院、北區大會堂演奏廳、影藝戲院、新光戲院大劇場、香港太空館演講廳及香港科學館演講廳

 

http://timable.com/event/1491509…

Read More

Corporate Video for TWGHs C.Y.Ma Memorial College (Package H)

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位於新界元朗坳頭,由於位處遠離市中心,屬於僻靜地方。於是,馬振玉紀念中學委託V1 Media為他們拍攝一套包括繁簡英三語版本的學校宣傳片,用於對外形像宣傳之用。

由於校舍屬於歷史建築,V1 Media是次拍攝更使用了航拍鏡頭,務求將學校環境優美這一個特點給呈現出來。以同類型的學校宣傳片來比較,東華三院馬振玉紀念中學最新的這部學校宣傳片效果無疑超出了大家的預期,客戶更滿意的以藝術作品來形容。…

Read More

華語紀錄片節 2017

今年是「華語紀錄片節」第十週年,為慶祝十歲生辰,節目內容將更豐富精采。影展將於九月九日開鑼,而前奏活動會在七、八月展開,好讓紀錄片愛好者先來熱身。

首個前奏活動「香港紀錄片之路」座談會已於七月廿一日舉行,席上四位本地年輕紀錄片導演暢談創作的苦樂。第二場前奏活動「沈可尚的光影旅程」放映暨座談會於八月六日舉行,會上放映沈導演的紀錄片名作《築巢人》與及劇情片《世紀末的華麗》,緊接著放映的座談會中,亦會播放其短片《美好的旅程》及多部廣告片,讓觀眾認識沈可尚多方面的創作才華。

「華語紀錄片節」在九月九日正式舉行,節目內容有六部份,包括:「短片組競賽」、「長片組競賽」、「香港作品選」、「新北市紀錄片精選」、「國際精選」及「歷屆作品回顧」。

長短片組競賽共有十三部中港臺影片入圍,短片組的本地作品包括由陳巧真、徐智彥執導,以清潔工人為題的《叫我陳太》;謝雅妍導演探討與父親關係的《這是這文富》。其他入圍短片包括四部臺灣作品:探討自然分娩的《祝我好孕》、講述外藉漁工的《觀漁》、描述死囚沉冤得雪重獲自由的《鄭性澤的48小時》及記錄「二二八事件」後臺中市民自組民兵部隊對抗國民黨的《二七部隊》。來自甘肅的《壽材匠人》是中國作品,描寫漸漸沒落的棺材製作行業。

長片組共有六部作品角逐,包括兩部臺灣及四部中國作品:《日常對話》探索母女關係和性取向、《馬賽克少年》是一群問題少年在桃園少年之家成長蛻變的故事。國內作品之中《凶年之畔》以船廠工人爭取權益為題、《做種》是黃山腳下小村莊面對拆遷的故事、《工廠青年》探討深圳工廠工人的生活、《麥地沖的歌聲》帶觀眾走到苗族部落,了解他們如何在打壓下堅守信仰。

此外,影展今年再度與臺灣新北巿紀錄片獎合作,放映該影展四部作品,這些作品的導演將來港出席放映及座談會,藉此促進兩地交流。

為慶祝影展十週年,今年增設「國際精選」及「歷屆作品回顧」環節,「國際精選」方面將放映五部來自歐洲、印度、緬甸和泰國的作品,這些影片均為香港首映,題材風格各異:《法薩爾特家族秘密》 描繪家族歷史;《以朋友之名》探索非洲被各強國侵蝕的慘況;《夜寐之城》呈現印度窮人無家可歸的困境;《斯瑪蓮》和《我的義肢》分別描寫在泰國打工的緬甸家庭生活和緬甸邊區傷殘退伍軍人自製義肢,助人自助的故事。

而「歷屆作品回顧」方面,選映七部過去入圍作品,中國影片包括胡杰的《我雖死去》、于廣義的《小李子》、張天輝的《再見北京》和周浩的《急診》。而臺灣作品則有林皓申的《某年》、賀照緹的《我愛高跟鞋》和楊力州的《我們的那時此刻》,這些都是叫好叫座的優秀紀錄片,影迷們萬勿錯過。

影展期間將舉行三個座談會,首個座談會為「講故事的技巧」,在九月十日舉行,由臺灣資深監製史祖德聯同多位新北市紀錄片獎得主主講。第二個座談會「中國獨立紀錄片前景」在十月十二日舉行,將邀請參展的中國導演出席,討論中國獨立紀錄片在政治及市場兩方面影響下,該何去何從;十月十五日舉行的「臺灣紀錄片創作路」由臺灣導演主講,探討當地商業發行漸趨成熟之時,市場化與電影創作的關係。

今屆影展頒獎禮於十月十四日舉行,將公佈長短片組競賽的結果。 放映時間表請瀏覽采風官網:www.visiblerecord.com。

票價: 於香港太空館、香港科學館及香港藝術中心放映之場次 門票於8月21日起在城市售票網發售。 一般票價:$70 / $50* 《凶年之畔》及《工廠青年》票價:$100 / $75* *

全日制學生、六十歲或以上高齡人士、殘疾人士及看護人及綜合社會保障援助受惠人

於The Grand Cinema放映之場次 門票於8月21日起在The Grand票房發售。

一般票價:$90 …

Read More

《芝士速遞》電影@國際綜藝合家歡2017

發明家的寵物朋友,為了參加小鎮傳統的芝士速遞比賽,竟然私下以發明家的工作室作賭注。為了奪回工作室,發明家和寵物朋友決定背水一戰,許勝不許敗!

現場粵語配音,英文字幕

2017年7月15日 (星期六), 2017年7月23日 (星期日), 2017年8月4日 (星期五) 下午7時30分 ‑ 8時48分 (1小時 18分鐘)

2017年7月22日 (星期六), 2017年7月30日 (星期日) 下午2時 ‑ 3時18分 (1小時 18分鐘) 2017年8月5日 (星期六) 上午7時30分 ‑ 8時48分 (1小時 18分鐘)…

Read More

M+放映:城市界限

「M+ 放映:城市界限」以都市發展為題,放映一系列藝術家錄像、劇情片、紀錄片和動畫,從全球人口密度最高、經濟發展最蓬勃的珠江三角洲出發,逐步擴展至中國和亞洲的轉型城市。數十年間,都市發展深遠地影響了這些地區的社會、政治、經濟、環境和創意的轉型,「城市界限」所選映的錄像和影片,均回應了日常生活層面的變化。

是次放映為「廣東快車」展覽(http://timable.com/event/1461348)的延伸項目,該展覽於2017年6月23日至9月10日在M+ 展亭舉行。

節目詳情 星期五 FRI 04.08.2017 | 20:00 鄭道興音樂廳 / 之後,暫停 / 墨水城市 / 誰的烏托邦 / 某日(廣州) http://timable.com/event/1472521

星期六 SAT 05.08.2017 | 15:30 三元里 http://timable.com/event/1472536

星期六 SAT …

Read More

《下一站-太空3D》太空館全天域電影

立體全天域電影《下一站-太空3D》帶領觀眾一窺未來,探討私人太空企業和國家級太空計劃的新構思。未來,正等待你來發現。

2017年1月1日 ‑ 6月25日 (逢星期日) 上午11時10分 ‑ 11時49分 (39分鐘)

2017年1月1日 ‑ 6月25日 (逢星期日),

2017年1月2日 ‑ 6月30日 (逢星期一,三至六) 下午2時40分 ‑ 3時19分 (39分鐘)

2017年1月1日 ‑ 6月25日 (逢星期日), 2017年1月2日 ‑ 6月30日 (逢星期一,三至六) …

Read More

攝影大師何藩30幅經典手洗原作曝光 重現老香港情懷

何藩被譽為「東方布列松」,1931年生於上海,1949年移居香港,其鏡頭下老香港,幾何線條裡勾劃出大街小巷的百態寫照,如《午後閒談》、《人生舞台》、《後巷》、《午餐》等等攝影作品聞名於世。

 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於周三(14日)至本月30日,舉辦「何藩 : 鏡頭細訴香港光影」展會,將展示逾30幅何藩手洗攝影原作,及其相關攝影物品,包括何藩專著文集《街頭攝影叢談》(1959年),以及首次公開展示他的「最佳拍檔」、「Rolleiflex雙鏡頭相機」,而這部相機正是令何藩拍得多幀獲獎作品,伴他走過燦爛光影的一生。

封塵逾半世紀舊作今面世

除了展覽,其家人為完成何藩遺願,推出全新的何藩攝影集《念香港人的舊》,收錄了153張攝於五、六十年代香港街頭的照片,還有少見的彩色照。其獨家代理人Sarah Greene表示,這批相片都是何藩用他最愛的「Rolleiflex雙鏡頭相機」所攝,何藩在兩年前挑選這些他很喜歡但當年無機會展示的舊作,並逐一起題。後來他因肺炎入院,但對未完成輯集工作仍念念不忘。

而知名導演吳宇森亦為該攝影集寫序,「人去留影,不帶走一片雲,卻是瀟灑地留下絢爛的剪影⋯從他的作品中我們可以重見人類間的溫馨、善良、美麗和單純;而在瞬間我會在照片中隱隱然看見他那赤腳的背影,他在笑,我也在笑。」

從大師鏡頭下的大街小巷,一探舊時的風情物貌,如流連五十、六十年代的香港,在維多利亞港上泛舟的船伕、中環街市的人來人往,都是一幀幀已不復見的風景。

  • 展覽詳情:
  • 開放日期及時間:6 月 14 日—30 日
  • 星期1至5:早上 10 時至下午 6 時
  • 星期6:早上 11 時至下午 5 時
  • 星期日及公眾假期休息。
  • 地點:香港蘇富比藝術空間(金鐘道 88 號太古廣場1座5樓)
Read More

「幻遊香港電影特技世界」展覽

「幻遊香港電影特技世界」展覽

ffd417b244d9be36fb3e93cd7b9e4af02

2016年12月9日 ‑ 2017年3月26日 (除星期二外) 上午10時 ‑ 下午8時 (10小時)

香港電影資料館 展覽廳 》香港西灣河鯉景道50號

銀幕上的幻境奇觀或異域怪物,其製作過程往往超乎想像。康樂及文化事務署香港電影資料館在資料館展覽廳舉辦「幻遊香港電影特技世界」展覽,透過展出文物,配合行內專才的訪問和精選特技片段,從特效鏡頭到特技化妝,展示香港電影特技的發展進程。

香港早期電影特技的發展受戰亂和製作條件困乏等因素所局限。但電影前輩善用攝影和黑房沖印的技巧,輔以化妝、佈景、模型和道具,創作出不少有趣的土法特技,如「放飛劍」、「人扮怪獸」等。於五、六十年代,香港的片廠開始向日本取經,吸納人才和技術,鑽研特技拍攝。

除了電影特技發展史外,展覽亦展示常見特效鏡頭和電腦特效的製作流程。場內設有多項多媒體互動裝置,讓觀眾親身體驗電影特效的魔力和趣味。資料館更特邀香港知專設計學院合作,讓學生以電腦技術重構昔日手作的電影特效;並結集成作品系列《跨粵過去語現在》於展覽展出。

http://timable.com/event/1400097

Read More
WhatsApp chat